时间: 2025-05-01 00:38:24
最后更新时间:2025-05-01 00:38:24
书本:指装订成册的纸张集合,通常包含文字、图画或其他印刷内容,用于阅读和学习。书本可以是教科书、小说、参考书等。
书本一词源自古代对纸张和装订技术的称呼,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,书本的形态和内容也发生了巨大变化。从手抄本到印刷本,再到电子书,书本的形式不断演变。
在许多文化中,书本被视为知识的象征,是传承文化和教育后代的重要工具。在西方,书本常常与启蒙和自由思想联系在一起。
书本给我带来宁静和安全感,它是我逃离现实世界的门户,也是我探索未知领域的工具。书本让我联想到图书馆的静谧和书架的温暖。
在我的生活中,书本是我最好的朋友。无论是在孤独的夜晚还是在漫长的旅途中,书本总能陪伴我,给我知识和安慰。
在诗歌中,我可以这样使用书本:
书本,你是时间的船, 载我穿越知识的海洋。 每一页都是新的世界, 让我在文字中自由翱翔。
书本让我联想到翻页的沙沙声,图书馆的静谧氛围,以及书架上排列整齐的书籍。视觉上,书本可以是精装的封面,也可以是泛黄的纸张。
在不同语言中,书本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,但其基本含义和功能是相似的。例如,英语中的“book”,法语中的“livre”,德语中的“Buch”。
书本是我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不可或缺的工具。它不仅提供了知识,还激发了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。通过对书本的学习和分析,我更加珍视阅读和学习的过程。
1.
【书】
(形声。从聿,者声。聿(yù),即笔。隶书省“者”成“曰”。《说文》:“书,箸也。”箸(著)即显明。合起来表示用笔使文字显明,“者、箸”音近,故“者”有表意作用。本义:书写,记录,记载)。
同本义。
【引证】
《说文》。按说文序云:“著于竹帛谓之书。”-書,著也。 、 《周礼·保氏》-五曰六书。 、 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》-作书。上古以刀录于竹若木,中古以漆画于帛,后世以墨写于纸。 、 《易·系辞》-易之以书契。 、 《尚书序》疏-书者,以笔画记之辞。 、 《论语·卫灵公》-子张书诸绅。 、 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-乃丹书帛曰:“陈胜王”,置人所罾鱼腹中。 、 明·高启《书博鸡者事》-大书一“屈”字,以两竿夹揭之,走诉行御史台。 、 方苞《狱中杂记》-众言同,于是乎书。
【组词】
书候、 书孽、 书记手、 书画卯酉、 书文、 书抄、 书具、 书券、 书砚、 书狱、 书命、 书格、 书帖
2.
【本】
(指事。小篆字形,从“木”,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,指明树根之所在。本义: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)。
同本义。
【引证】
《说文》-本,木下曰本。 、 《诗·大雅·荡》-本实先拨。 、 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-木水之有本原。 、 《国语·晋语》-伐木不自其本,必复生。 、 《论衡·吉验》-是岁,有禾生景天中,三本一茎九穗。 、 唐·柳宗元《种树郭橐驼传》-摇其本以观其疏密。
【组词】
水有源,木有本;本干